Ivan Paskar: 在币安,一个坚定的人文主义者

图片[1] - Ivan Paskar: 在币安,一个坚定的人文主义者 - 屯币呀

如果您没有币安账户:点此查看币安注册教程

他身上有很多标签,语言学出身,乌克兰人,会说四五种语言,加密行业早期用户,一位新晋父亲,一只名叫Shnaps的四岁法斗的主人,一位币安员工。

Ivan年轻的脸上摆着双大眼睛,这里面装着对世界的热情、好奇心,也有疑惑——关于过去几年市场的动荡,母国的战乱,人们之间的割裂,整个世界持续流露出的些许荒诞。

但他保留着一种固执地对世界的善意。在工作上,同事评价他聪明热情、有空杯心态,一直像块快速吸水的海绵,捕获新知,即使这已是他在币安工作的第五个年头。

Ivan于2019年加入币安,从社区实习生做起,又不局限于此,什么都做一点,市场分析,SEO,线下活动,只要能服务于用户增长的事他都去做。上司也鼓励他,放手让他去尝试并给予反馈。他曾获两次币安年度之星,一路晋升,如今负责整个CEE & CIS(中东欧独联体)的市场营销团队。

但这不是一个关于普通职场人升级打怪的故事,讲述的是疫情、战争时代大背景下,一个坚定的人文主义全球公民如何在自己每日的工作和生活里穿梭。

冉冉新星

Ivan是乌克兰人,幼年时生活在摩尔多瓦,在乌克兰首都基辅上学并生活在那里,直至战争爆发。在20年初疫情前一次币安团建上,他还跟同事聊起乌克兰的局势,那时的他充满乐观,并未真的预想过两年后的那些剧烈变化。

他记得自己不太喜欢韩国那个人造雪的雪场,因为摔跤时太疼了。但见到同事的喜悦盖过了滑雪本身,那是他第一次见到从各个大洲飞来的同事,大家对于他23岁就已经结婚这个事特别诧异,他听说当时几百位同事里只有7个是有孩子的—— 每个人都太忙于工作了,他当时心里想。彼时的币安团队规模在600人左右,平均年龄为28岁。

Ivan加入币安的时候,正逢上轮熊市,机会难得。他面试时聊了五六轮包括联合创始人何一,对这些肤色各异背景不同的人震撼,他意识到这就是“可能改变一生的机会“,想跟这些聪明人一起工作,最终如愿加入。后来有位面试官跟他说,当初面试时有个各方面背景都很优秀的候选人,但你在乌克兰这件事很重要,因为我们判断这未来是个重要的市场。

很快,这个判断变为现实。彼时作为实习生的Ivan很快参与到很多写入新闻的时刻。2020年4月,乌克兰政府数字化转型部与币安签订了备忘录,致力于共同制立加密法规。后来币安乌克兰成立,一度成为增长最快的市场。他个人也跟随着公司飞速发展,举办第一次区域线下活动,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区域市场负责人。

语言是打开一个文化的钥匙。除了乌克兰语和英语,Ivan还可以熟练地使用罗马尼亚语、阿拉伯语和俄语, 这帮助他更好地应用于每日的工作—— 他举了个例子,比如同一个话题,各个语言区的反馈会不太相同。例如BTC的ETF,英语世界里可能乐观派和迟疑派各半,但他沉浸在罗马尼亚语社区时,就会发现大家更为乐观,这种多文化优势利于他对各区域市场采取不同的增长策略。

对于获得“年度之星”的奖项,他认为自己实至名归,是奖励自己对于这份工作的热爱和认真,他形容为“就像有人为你的兴趣爱好付费”。在遇到市场剧烈波动宛如20年5月那样的情况,他就跟着其他币安团队熬几十个小时——需要时刻在社区里沟通,安抚用户。他将自己的社群视作朋友圈,他期待每次线下见面,听他们对产品反馈,一起探讨这个行业的发展。

背井离乡

在战争降临之前,生活在那个区域的人远比其他人更能感知到水温的变化。新闻上透露的种种蛛丝马迹,让Ivan的妻子感到尤为不安,那时候他们正计划有个孩子。有一天,当他看到妻子在搜索“如何在森林里生火和生活”时,他觉得或许是时候搬去其他地方了。

战争爆发前夕,币安的HR和行政也过来跟他沟通,问他愿不愿意和家人搬去迪拜或者土耳其。考虑到想离家更近,最终他们选择了波兰。

在这件事中,币安为有意愿搬家的乌克兰以及俄罗斯员工及家人提供搬迁安置政策,包含签证、首三个月酒店和餐饮,搬家补贴等。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实际在执行时会需要倚靠大量人力和物力支持,币安单在为乌克兰员工及家属搬家这件事上就花费了数百万美金。在加密行业,有能力且有意愿这样做的公司寥寥无几。

Ivan说,他身边有超过半数的乌克兰员工选择搬家“在那个时候,公司是在拯救生命。”

但对于故土的牵挂一直羁绊着他,中途他还短暂返回过乌克兰,接来自己的小狗Shnaps。他不时回望家乡,个人为难民们捐款。同时,币安在2022年启动了1000万美元慈善基金项目,还发布乌克兰难民卡计划,他和他的团队均为项目的主力成员。

Ivan也在纠结明天在哪,波兰是第二个家吗?他跟自己说,不要以单一国家和民族来为自己定义,做一个世界主义者。但另一方面,他又牵挂着故土的一切,家人朋友和归属感都还在那里。

“我们都是普通人”

没有人能无视那个房间里的大象。币安员工来自全球各地,包括乌克兰和俄罗斯。在最紧绷的开端,币安从公司层面做了很多努力弥合可能出现的裂缝,原则是不宣扬政治立场,为具体的个人提供帮助。

Ivan合作最紧密的团队里也有不少俄罗斯员工,他有生活中的朋友质问他,你怎么能跟俄罗斯人一起工作。Ivan反驳:“大家很专业,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并竭尽所能互相帮助。我们都是平民,并没有做错什么。”

Ivan的社交媒体封面,是一张世界地图,上边的每个区域是各种语言的“你好”。即使在经历战争和世界变化之后,他也没有换掉这张图。Ivan依旧执念于学习不同的语言,他希望在将来遇到不同人时,能用他们的语言跟对方打招呼。

他依旧相信世界村这个概念。如今每当有新员工加入公司时,他依旧会跑去主动打招呼,跟对方聊聊。他的人际哲学是:如果你想别人怎么对你,那你就要先主动跨出那一步。币安也提供了这样的场域——有机会跟各种文化背景的人共事交流,只要你愿意。

这也跟他成长背景有关,他出身一个国际化的家庭,成长过程中朋友和同学也大都来自多样化的文化和宗教背景,他很小的时候就意识到这个世界并不是只关于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对于什么样的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他们的行为和动机是如何,他确实对这件事好奇。

持续探险

在生活上,Ivan形容自己是更为保守的一类人,但生活细节依旧能窥见Ivan身上的探索欲。每天早晨他会7点起来为妻子做她喜欢的譬如鸡蛋、三文鱼之类的简单早餐,8点投入工作,但他给自己安排了按时按点的食物外卖,每周七天各不同,他解释这样做的原因:他不喜欢一直吃同一种食物,但也不想再从工作中分出心来去思考每顿吃什么。

发生在Ivan身上的故事,可能换在任何其他一家公司都不会发生。币安鼓励和保护了Ivan的探索欲和世界主义,给予他空间和自由去成长,又在困难时期给予切实的支持。从居家办公的便利,对自由探索的支持,以慈善方式帮助普通人,这桩桩件件都构成了现在的他,而他也在自己的岗位上,见证和贡献着这家加密行业巨头在两次牛熊周期的变化。

开会时,他正在波兰的公寓里。他的皱巴巴小狗Shnaps正抬着眼睛看着他,房间里是他才几个月大的孩子,穿着件米黄色小衫,上面写着:let the adventure begins(冒险开始)。

作者郑重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任何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